名家观点: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image.png

中国的这帮中产阶级,他们的存在感和优越感是怎么来的?

1968年,戏剧家Arthur Miller在其剧本《代价》中曾说到:过去一个人难受的话,他也许上教堂,也许闹革命。今天你如果难受,怎么办呢?去消费!

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视听传媒,都在用中产阶级的这种符号去打造,或者去想象、去传播一种新的消费景观。

如何认识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既不能直接生产产品,又没有贵族的财产为依托,他们特别容易产生焦虑,特别需要社会认同和尊敬。他们往往通过消费和占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本来获得优越感,来粉饰和体现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说,消费——它承载了几乎是宗教和政治,还有生产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文化整合与社会内化的功能。我们的社会逐渐从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转向成了一个消费型的社会。

image.png

Authur·Miller 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之一,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

我们的中产阶级,是由境外的中产阶级形象和媒体,对我们的反哺、培植、喂养,建立起来的中产阶级形象。

随着中国消费社会的发展,商业电影,尤其是在不断涌现的都市题材的影片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的特征——当品位和格调成为判断一个阶层的标准的时候,电影中就是要给你展现大量的中产阶级符号,去引领你更好地消费。

法国的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经说过:“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

image.png

中产阶级的这种神话,是可以一瞬间轻易幻灭掉的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多元化发展和观众品位的逐渐成熟,他们可能更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中产阶级真正的样子。包括很多电影人,也开始反思和批判我们中产阶级这种道德规训里一些缺陷和不足。

点击播放本期节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t411x7tJ?from=search&seid=5408459020672431916


*内容摘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