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历程:形象、词语和套话

形象、词语和套话

在研究群体的想象力的时候,我们看到群体特别容易被形象产生的印象所左右,但并非时刻都存在鲜明的形象。在尚未建立形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词语或套话,巧妙地激活民众心中的鲜明形象。

1718年的苏格兰,对巫术的错误理解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根除,但在开斯尼斯的偏僻小镇里,竟然依旧有人坚持这些愚昧无知的观念。

有一天,木匠趁这些猫又聚集在后院时,义愤填膺地冲出去砍杀它们,猫群不得不四散逃命,其中一只猫背部受了伤,一只猫屁股上挨了一刀,还有一只猫的腿部受了伤。另一位臀部竟有新疤痕。木匠和女仆兴高采烈地认为她们就是那些受伤的猫。

后来很多人都加入到了搜寻女巫的队伍。一个老太婆由于腿被摔断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想来面目可憎的她,看起来十分像女巫。大家不约而同地指控她就是那第三只母猫,于是大家把老太婆从床上拉起来囚禁到监狱,第二天,这个监狱里的老太婆被活活折磨死了。

艺术化处理之后的词语总是具有神奇的力量,不但能掀起群体心中的惊涛骇浪,还能平息诸多的大小风暴。纵观历史,仅仅用那些因各种词语和套话而死去的人的尸骨,就完全足够建造一座比古老的齐奥普斯更高的金字塔。

词语的威力与其唤醒的形象密切相关,但是这却未必是其真实存在的意义。

语言的作用尚且不止于此。除了可以诱发其他形象之外,有些词语本身就具备着某种形象的缩影,是特定形象的代表。词语越是不明确,它的影响也会越大。大众往往会把自己潜意识中的希望,寄托在几个似是而非的词语中,如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这些词语定位极其模糊,即便是一大堆专著也搞不清它的真正意义。

但也不要小看它的力量,这区区几个词语却蕴含着神奇的威力,这些就是所谓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些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及其实现的希望,往往都被这些词语集于一身。

推理与论证无法战胜某些词语和套话。倘若套话和群体一起隆重登场,那么这些词语的出现,便会让人们不由自主地俯首而立,肃然起敬。这些词语所塑造的宏伟壮丽的幻象,使得大众奉它为自然的力量,甚至是超自然的力量。也正是这含糊不清的特质,是他们拥有了神秘的力量。他们就是隐匿圣坛背后的神灵,信众只能诚惶诚恐地俯首帖耳、顶礼膜拜。

虽然诸如此类的形象因时代和民族而异,但套话亘古不变,那些和暂时性形象相互联系的特定词语,正是唤醒形象的开关。

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词语和套话都具有唤醒形象的能力,一些在特定时间内拥有力量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大众对其反应会逐渐迟钝,直到他们完全沦为一句空话为止,免去思考和的繁琐才是套话真正的作用。我们可以用青年时代的少量套话和生活常识进行自我武装,也可以拥有应付生活所需的一切,我们可以轻松思考,轻松生活。

词语含义顺时而变,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历代的政治家都颇为精通这个潜规则:若想真正地用词语去影响群体,我们就必须搞清楚特定词语在特定时期被赋予的具体含义,而不是张冠李戴式的运用。

对词语,我们的理解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浅薄的多。曾经有人表示,若想正确理解“国王”和“王室”这类词语对我们祖父一辈的真正意味,你就必须要大量的研究工作。若又碰到更为复杂的概念,那么诸多的意外情况便可想而知。

用新名词取代那些在大众心中形象不佳的旧名称,目的就是利用这层新鲜感有效地去防止或缓解群众的排斥感。对流行用语,或民众早已无法容忍的词汇保持警觉,这是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名称的威力足够强大,如果选择得当,它能使最可恶的事情“洗心革面”,变得更为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