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的“freestyle”你以为为什么这么火?
  •   Shadom
  •  9234
  •   原创
  •   0

最近你有没有被来自国务院的“freestyle”刷屏,这个用Rap歌颂的新政策的方式是不是让你感觉眼前一亮。本来印象里端庄威严的国务院怎么突然画风变成电视偶像了。而且身边的朋友们都是如此认为的,你以为让你有这个感觉的原因仅仅是所谓的“反差萌”吗?

其实仔细分析来看,这只是我党正在进行着的品牌年轻化的举措之一。如果你想问“whaaaaat?政党还有品牌?我党还需要年轻化吗?”抱着这样的质疑你显然就片面了,品牌从广义来说,就是一个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无论是企业还是组织,团体还是个人,只要参与社会活动就天然的自带有品牌。

比如说听到宋江的名字,就能得到好汉们的信任;看到陶华碧的样子,你就确信这个瓶子里装的东西好吃;看到产品上有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你就立即想买或者想嘲讽一波;街上有人用中指和无名指分开的姿势打招呼,你就立即想要联系FBI然后带上墨镜。这些无论是图像、语言还是行动传递给你的信息都其实是品牌信息的延伸,任何相关联的事物在规范的管理和发展下都可以成为彼此的的无形资产,当这个无形资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时候,也就成为了品牌。就像说到上海交通大学时,有些人能想到某销烟诗人一样。

那么话说回来,在分析这个视频之前,你对国务院的看法是什么?是不是感觉非常遥远,我又不是北京的哥,国务院什么的根本不管我的事,那些都是爹妈那一辈才会关注的事情。这样的看法在年轻人受众里是普遍现象,但是事实上关于国家的政策,影响最深远的反而是这些正在走向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群体们。

所以为了得到这些即将成为社会中坚群体的关注,修正这一年轻群体对政治的误解和刻板印象,通过品牌年轻化来建立与受众的沟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品牌年轻化是现在时代的无数“老”品牌都要面临的问题,无数品牌就是因为没有成功进行年轻化转型,在失去老受众但又没有得到新受众的窘迫局面中从落寞到逝去。

但品牌年轻化究竟是如何建立沟通的呢?试想一下,你在篮球场上打球,一个头发花白身着白色汗衫,藏蓝格子短裤的男子和你喊“我也来和你们一起玩吧”,就算他自己带着球你也不一定会带他一起玩。但是来的是一个头发花白,额头带个头套脚上穿着乔8和你喊“诶,哥们加一个呗”,我想你只要场上人不够一定不会拒绝对方。

同样是头发花白的的男子,但是不同的语言和包装就能让你改变对他的看法。所以说品牌年轻化,走的也可以是这一条路线,那就是用你的语言和爱好包装我“年迈”的品牌。从而以你认同的身份进行沟通。

那么让我们被刷屏的国务院是如何进行属于他自己的“品牌年轻化”的呢?

用到了当下最受追捧的“rap”的表现方式,以及偏画报的漫画风格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们按下不表。

用竖版的画幅有助于移动端传播的方向也和品牌年轻化无关。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这个视频是从那些内容和语言让我们承认它的“年轻化”。

其实说起年轻人,这个范畴还是太大,曾经还是小孩的“00后”现在都快要把全部“85后”挤出圈子了。但是和真实社会紧密接触的“年轻人”们还是那些85至95年出身的青年人,所以要和这样的群体沟通,不仅要选对沟通内容,还要用彼此理解的语言。

整个视频面向的受众显然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国务院在推app的时候选择了用和当下时代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生活做为切入点,也就是来自国务院的“提速降费”政策。在视频中提到了各种移动端互联网生活的行为,比如用手机视频通话,刷微博、看直播、玩在线手游,手机支付、抢红包、使用共享单车,这些行为事无巨细的在视频里被表现出来,让受众不仅意识到国务院的政策与你的生活真的息息相关,而且让你感觉到自己真正的被“体察民情”。这样来自国务院“品牌”的理解自然会让你反馈以认同。

而从语言角度来说,视频并没有一味的选择当下流行语,而是选择了一些“看似”已经过时了的网络词汇。比如说因为三年前的电影《后会无期》而火的“XX就会放肆,但XX才会克制”,还有将近有十年历史的贴吧词汇“喜大普奔”,以及可能有15年历史的流行词汇“酱紫”。这些看似过时的词汇沉淀至今天不仅是对于95-95年出身的受众的圈定也是一种赢得受众认同的“暗号”。当然,其中更多的词汇是当下正在火的或是刚火完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哭晕在厕所”、“悲催、给跪、心累”等等。视频因为运用了十分“地道”的词汇将原本威严形象的国务院转型为你身边的朋友一样,用“暗号”叩动了受众们的内心。

这样的品牌年轻化,并没有用到十分高深的技术或者复杂的思路,而是设身处地的融入文化和受众群体。但正所谓最简单的才是最难的,这可能才是“老”品牌会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