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支被方言玩坏的广告

 首发_广告常识(ID:adernous)

(经作者授权转发)

2018年,沙雕、土味、国潮广告特别多,与其说是品牌越来越能折腾,不如说是年轻人接受广告的尺度越来越大。

不管什么跨界,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就是好创意,方言有时就很好使。爱说方言的人,总是更自来熟,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历届春晚的相声小品王,赵丽蓉精通唐山话,赵本山善用铁岭话,郭达一口陕西话……他们都爱用方言制造笑料,跟观众拉近距离。

有一篇刷屏文《为什么东北人总让你快乐》,说的也是方言的神奇魔力。网上的方言梗就更多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东北话说就有趣又亲近。

屏幕快照 2018-12-24 下午1.39.47.png

方言在广告里用得好,传播往往也四两拨千斤。它能一下甩掉品牌高高在上的冷印象,跟用户熟络起来,正所谓亲密的朋友,才会相互拿对方开涮。

最近有网友用东北话恶搞的一支易车的广告,也有相似的功效——

看完这支广告,我还挺羡慕品牌的,虽然是用户恶搞,但何尝不是用户在表达自己的喜欢呢?

结合近期看过的方言广告,稍微琢磨了一番,我觉得这方法,在品牌、内容和传播三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一、品牌:消除陌生感下沉到年轻用户

开车的朋友,可能对易车如数家珍,我见过它们11月品牌焕新拍的一支TVC,男主在无实物表演中,靠想象构建出了关于车和开车的无限可能。

剪辑干净利落,文案锐利锋芒,独到见解中穿插着黑色幽默,很显然易车的野心就是俘获年轻人。整支片子的风格,对的就是年轻人的胃口。这波操作,在年轻用户心中重构了易车的品牌形象,但转化还有赖于短而爆的重复,于是就有了卖点三连问的告知硬广告。

用户比以前聪明,世界杯三大烂广告,让品牌们看到,曾经呼风唤雨的“明星代言+央视投放+大量重复”不仅效果大不如前,还有招黑体质。易车用TVC下沉到年轻用户,消解用户的陌生感,为告知广告的恶搞埋下了情感铺垫。

因为原片足够简单,有网友恶搞出东北话版本后,上海话等方言用户也投入进来,一场用户恶搞的UGC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二、内容:网友恶搞点燃再创作

网络传播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再创作者,网络中的每一个新增因素,都会成为一种示范,在用户之间传开。方言恶搞广告也是如此,当用户发现,东北、上海网友的方言恶搞竟然这么有趣,品牌方不出来删帖,反而像朋友间开玩笑一样,皮一下地回应,网友的恶搞激情被点燃,四川话、天津话等优秀的恶搞版本接踵而至。

长按扫码观看四川话版本

长按扫码观看天津话版本

因为是方言,一些地域自豪感也被激发出来,在暗暗较劲儿中,网友的恶搞和创作脑洞互相影响,不同版本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原片的外延,也在消解原始告知的严肃。

网友的恶搞虽然不如品牌官方原片高清精美,但是隐匿在方言中的真情实感,比官方的一板一眼,无疑更有利于二次传播,也更能打动年轻的目标人群。

 三、传播:线上线下闭环品效合一

话又说回来,如果网友恶搞的方言版本,真放到电视、楼宇、户外等线下传统媒介播放,未必合时宜,毕竟观看的人群相差很大,语境也大不相同。

原本只是在线下传统渠道,用它们习惯的正经八百的硬广告告知用户,线上再另做打算。没想到网友们自发恶搞的方言版本,聚沙成塔,形成二次传播的蝴蝶效应,正好补足了线上传播。最终所有用户得以在线上和线下的传播闭环中,感知品牌的美誉,想要看汽车资讯或者买车,也能第一时间跳转到易车APP或者网站,品效合一在闭环中自然流淌。

一直以来,密集重复轰炸的广告,都被业内人士所诟病,在无尽的讨论中,这个传统广告年代颇为有效的广告方法,好像走到了末路,谁知是我们没有用对路。

同样是靠重复取胜的告知广告,经网友这么一恶搞,易车在线上的传播反而化险为夷。击鼓传花之间,二次传播自动达成。

法无定法,随机用法。民间高手若能为品牌智慧化用,即便是青萍之末,也能找到腾空而起的方法。

就易车来说,正应了它们品牌焕新TVC的那句点睛文案:什么能不能,我和我的车,有一万种可能。

文字_鬼鬼  

作者公众号_广告常识(ID:adernous)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创意立场

屏幕快照 2018-12-24 下午1.58.5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