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是个伪概念吗?这要从网易严选退出双11说起……

昨晚,刚刚结束今年双十一的第一轮狂潮,网易严选就以#网易严选退出双十一大战#为话题冲上热搜,一则短短声明引发众人惊叹。


声明内容主要采用了一个递进关系:

1、提出问题:是应该「该花明天的钱,为今天的欲望买单」?or 回归初心「买对的,不买贵的」?

2、反思当下:列举双十一为堆砌销售数字的狂欢而拉的愈长的战线、愈发复杂的玩法、和过度鼓吹消费的营销行为;

3、解决办法:作为一股清流,网易严选为消费者真正带来了什么。

声明的语言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清晰明了地勾画出了当前双十一的热火朝天:商家铆足了劲营销、平台铆足了劲满减、消费者铆足了劲花钱;也分外切中刚被尾款掏空身心的消费者心理:钱包空了,于是理性意识回归,诶?我又被割韭菜了吗?再顺便,给自家平台刷了份贴有情怀标签的,大大的热度。

恰到好处,也恰逢其时。(给文案加鸡腿)


在众多电商平台里,网易严选是个挺特别的存在。用反套路营销打造精彩的文案直击消费者痛点,不是网易严选的第一次,甚至都不是第二三四五六次。每每出街,都能引发消费者驻足观望和圈内的争相转发。但这次次一针见血的创意背后隐藏的,不仅是品牌对自身定位的精准,更是对于当下消费市场及消费者情绪敏锐的洞察。

每年双十一的狂欢浪潮,对网易严选而言,都是一次反套路营销的黄金时机。它也并没放过,往往都能用新鲜的角度和不一样的切入点,与消费者来上一场关于该如何消费,如何生活的对话。

例如这则声明刷屏的前两天,网易严选就出了一支广告片《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从理性消费的角度出发,对标大牌,来了一场差异化营销;2019年双十一,网易严选推出「用心生活,简单购物」的理念,并以「道歉」这样另类的展现方式,反向推广品牌优势。

但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管再怎么反套路,再怎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讲话,说白了,网易严选的行为依旧是营销,而营销依旧是服务于商业的。

反套路也是一种套路。

在众多商业平台都在从声势、玩法、优惠方式、销售数字上火拼之时,网易严选反其道而行,用灵魂拷问的方式,展现出品牌站在消费者一边的态度,狂刷一波好感度的同时,也道出了自家的各种优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情怀。

但消费者买不买账,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尾款人」到「中间人」


套路归套路,但反消费主义的中心思想确实必要。相信这则声明能够刺激大多数受众心理,引发共鸣的,还是「理性消费」这个概念。 

从大众消费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之后,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怎么「生存」,来到了该怎么「生活」,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递进。物质选择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在乎的已经超出了需求、性价比、颜值,而来到了更高层级,要求情感和精神的满足。

另一方面,精神追求的需要、消费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商家的鼓吹、媒体的暗示,以及无数话术的刺激:“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都要”;“买吧不亏,总能用上”;“还有最后两千分”;“错过今年双十一,就错过了几个亿”……诸如此类的内外部信息堆叠,让「消费爽感」成为了无数人剁手的原因和用来催眠自己的理由。

《人类简史》中这样描绘道:“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

为卖东西而创造的购物节如双11,双12,618,99节, 俨然蜕变成了一场又一场全年无休的狂欢。它们将消费者裹挟进由消费主义制造的狂欢氛围中,不自知地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从10月20日蹲付定金开始,有多少在白天疲于奔命的打工人,到了夜里,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促销玩法,必屯货品,守着直播间,停不下来地买买买,直到前两日从「打工人」一晃而成「尾款人」。

现如今,「中间人」的概念又全然兴起,年轻人自嘲着自己从不生产工资,只是银行和信用卡的中间人,前一秒工资到账,后一秒就被信用卡轻轻拿走。

尼尔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达到86.6%,其中有近一半的人把信贷产品当作支付工具使用;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使用率高达60.9%。

2019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月光族”变“月欠族” 过度消费造就年轻“负翁”》也提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月光消费”,甚至“超前消费”。

「理性消费」是理想,「中间人」是无奈的自嘲,而「月欠」变成了一种死循环。如今的消费者们依旧沉浸在购物狂欢的喜悦中,痛并快乐着。

定义「理性消费」的时候,

我们在定义什么?


想要理性消费,和做到理性消费,是两回事。

但转念一想,当我们在定义「过度消费」,定义「理性消费」的时候,我们在定义什么?

假设今年双十一,A女生以「囤货思维」买了95件物品,80%是生活必需品,20%是做过研究觉得合适的护肤美妆产品,之后一年都不用再购物了,这算过度消费吗?再假设B先生只买了两件物品,但这两件都是不小心被种草一不留神就买回家了的高昂数码产品,这算过度消费吗?

换个例子,女生的口红衣服鞋子化妆品根本不嫌多;男生的耳机键盘游戏机都冲着最好的去,在不够了解彼此需求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断定哪样东西是过度的,是被消费主义绑架了的?

这么说可能有一点点性别固化,那换个说法,二次元消费算过度吗?精神消费算过度吗?想把盲盒一套收集齐算过度吗?什么,你说算?那如果我说这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呢?

《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 为了迎合所在或喜欢的群体,必须用相应的消费品来响应。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那这般为了融入身周环境,融入目标阶级的消费,算过度吗?

可能每一个购买都有其合理性存在。我们似乎无法拥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是理性的消费,而什么是不理性的。

消费不管怎么说,都是个人行为和消费观念的事儿,有人沉浸就有人清醒,消费的界限很难以同一尺度去衡量,内里需求的不同,势必导致最后所做出的消费行为的千差万别。

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确实也已经开始反思,自己旺盛的消费欲是不是在某一程度上被消费主义所操纵和催眠了。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今年5月的时候提出:“对消费无休止的刺激,终将激起消费者的反感。更基于疫情的影响,「去消费主义」思潮正在崛起,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营销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趋势。”

写在最后


回到网易严选这则引发热议的声明,抛开套路之余,其中不乏点睛的大实话,也算是为当下消费狂热敲响的一个警钟: 

你消费了什么,不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能决定你是什么人的,只有你自己。 

在电影《猜火车》中,也有一段对消费主义痛斥的经典对白: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器、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选择朋友,选择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三件式的西装,用他妈一系列的布料,选DIY,星期天早上还怀疑自己干啥,选择坐着,看着令头脑麻木,让心灵破碎的猜谜节目,嘴里塞满他妈的垃圾食物,最后整个人腐烂到底,在悲惨的家里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反思自己,不过是难堪罢了,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选择不选择的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没有理由,有XXX,还需要什么理由?” 

警惕消费主义一点一点蚕食我们的生活。

就算在双11,也要理性消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