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历程:沟通的原则与迷思

沟通的原则与迷思

沟通的原则

沟通可以是有目的或无目的的行为。有些沟通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如在向老板要求加薪,或者提出一些建议前,你肯定会很谨慎地斟酌词句。有些学者主张,只有像这种有目的性的信息,仍然是沟通。比如说,假设某个朋友无意中听到你喃喃自语、发着牢骚,即使你不是有意让她听到的,你的言词还是传递出了一些信息。出了这种无意间泄露的言谈,我们在无意中传达的非语言信息就更多了。你可能察觉不到自己酸溜溜的语气、不耐烦的抖动,或者无聊时发出的叹息声,别人却都观察到了。究竟无目的的言行是否该视为沟通,专家们至今没有形成共识,而且这个争论可能永远也没有结束的一天。

人不可能不沟通

无论是有目的的行为还是无目的的行为,都会传送出信息,因此理论学家们同意,人不可能不沟通。无论你选择做什么:是说出口还是保持沉默,是面对还是逃避,是情绪化地应对还是摆出一张扑克脸,你都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传送给了对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像不曾关闭的传送机。

当然,信息的接受者可能不会讲我们发送出去的信息完全准确无误地解码。例如:他们可能把你说的玩笑话当真了

社交媒介与人际沟通

不难发现面对面的交流不是人们创造和维系个人关系的唯一途径。社交媒介这一术语大致上涵盖了让远距离人际沟通成为可能的所有渠道。当你和朋友、同时发短信、发微博、互通邮件与即时消息,使用像微信那样专业的社交网络时,你都是在使用社交媒介。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渠道并不是亲自交流的替代品。实际上,研究已经发现面对面交流与虚拟沟通之间的差异正在被削弱。

社交媒介的益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介并不像评论家们一度恐惧的那样,会对人际关系造成威胁。比如说:

  • 根据一份网络专家的调查,社会纽带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交媒介作为一种工具在为人们创造、加强以及重新发现社会纽带时,降低了发生摩擦的概率。由此,社交媒介的益处要明显大于其代价。

  • 社交媒介的大部分用户说,他们访问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持与现有朋友及家人的联系。同时有一半用户承认,他们是为了与失去联系的老朋友取得联系才依靠这些技术的。

  • 大多数线上信息采取了纯文本的格式,这样就可以缩小人们在性别、社会阶级、种族和年轻等方面的认知差异,从而使人们更加亲密。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介是为了拥有一个更为多元的社交网络。

  • 超过80%的社交媒介用户参与到了某类自发的群体或者组织中,这一数据明显地高于非社交媒介用户。

  • Face book的用户要比不申请任何社交网站的人更令人感到信任、拥有更多的朋友,并且能从朋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电子通信不是面对面交流的替代品。虽然大学生之间之间常用以文本为主的信息进行交流,然后一项针对他们的研究指出:“在满足个体的交流、个人的信息和社会的需求方面,没有任何方式能与面对面沟通相比。”此外,文本信息、电话联系也与面对面沟通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定期与朋友或家人在网上进行交流,那你也可能会更频繁地给他们打电话,并去看望他们。

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社交媒介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介来沟通更容易维持关系,因为日渐繁忙的日程和遥远的距离已经使面对面地深入交谈变得更困难、更不可能。特别是对于那些相距很远,甚至相隔几个时区的人来说,要找一个双方都合适的时间是相当艰难的挑战。而电子邮件的异步通信可以为这些人提供一种其他渠道难以做到的共享信息的方式:沟通的双方不需要实时连接就可以编写并且发送自己的信息。

即使是面对面沟通非常方便的时刻,有些人还是认为通过媒介渠道沟通的两个人更容易共享私人信息。 

借助于类似的经验,我们似乎可以理解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建议将个人电脑重新命名为“人际电脑”的原因。

社交媒介的挑战

除了这些优点,通过社交媒介来沟通也面临一些挑战:

更精简的信息

社会科学家用丰富度这一术语形容丰富多样的非语言线索,它们增加了言词的清晰度。与此相反,精简度描述的是缺乏非语言线索的信息。面对面沟通的内涵是丰富的,因为充足的非语言线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对方话语的意义,而且还暗示了对方的感受。相比之下,社交媒介传递的信息就要精简得多了。

信息的丰富度会随着媒介发生变化,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你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收到朋友的信息了,于是你决定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吗?”而你的朋友回复:“没什么,我很好。”这个回答够不够形象,取决于你是通过短信、电话,还是亲自听到它的。你必然会从面对面的回应中读出更多的信息,因为它包括着更丰富的线索,如面部表情,语气声调等;一个文本消息包括的就只有词汇;而电话介于两者之间,传递了声音,却没有视觉上的线索。

因为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更精简,所以我们很难自信地去解码,特别是言谈中的讽刺与幽默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因此,我们在接收一条信息后,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要反复确认自己的解释。在发送一条信息前,多想想自己的信息够不够明确,会不会引起歧义。只有这样,误解才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