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历程:全球企业界的大树

典范的大树型企业,通常都是行业的领导者,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四棵大树分别是可口可乐、宝洁、丰田以及苹果。

可口可乐的大树

1886年,可口可乐正式在市场上销售,初期可口可乐公司聚焦于可乐品类,在可口可乐品牌上发展了数十年,完全主导了可乐品类,市场份额最高曾超过70%。

50多年以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才正式推出了第二个品牌“芬达”。芬达于1940年在德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开始正式在美国试销,1960年走向全球。

又过了10多年,直到1961年,可口可乐才推出了第三个品牌“雪碧”。

pexels-shutterspeed-9149417.jpg

这种战略让可口可乐一度在全球5大饮料品类中主导4个分支,分别是可口可乐(可乐)、雪碧(柠檬汽水)、芬达(橙子汽水)以及健怡可乐(低热量可乐)。而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软饮料市场上的份额也超过50%。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近200个国家拥有400个非酒精饮料的品牌。

今天在美国市场上,可乐的人均消耗量每年下滑2%,但可口可乐公司并不为此担忧,因为它还拥有14个其他品牌,每个品牌年销售额都超过10亿美元。

宝洁的大树

1879年之前,宝洁公司虽然已经诞生了40多年,公司也已初具规模,但并没有多少影响力。直到1879年,宝洁开发出一种高纯度、颜色洁白、“可以飘在水上”的肥皂,取名为“象牙皂”。宝洁开始聚焦于“象牙皂”,并为这款肥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推广,包括电视普及后首先在针对家庭主妇的电视剧中大量插播广告(“肥皂剧”因此而得名)。象牙皂成为宝洁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占据了肥皂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其后的100多年里,一直保持稳固的市场领先地位。

截屏2021-11-30 下午6.20.34.png

40多年以后,1926年,宝洁才继象牙皂后推出Camay香皂。同时拥有两个存在直接竞争的品牌,这是宝洁品牌管理系统的雏形。

1946年,宝洁推出了全美第一个洗衣粉品牌“汰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行业普遍认为,洗衣粉将是肥皂的替代品类,宝洁应该在洗衣粉上使用“象牙”品牌,但宝洁公司最终决定在不同品类上使用不同品牌。汰渍至今仍是洗衣粉品类的领先品牌。

今天,宝洁公司仅仅在日化领域就拥有8个洗衣剂品牌、6个香皂品牌、3个牙膏品牌、5个洗发水品牌,并且分别占据着不同的分支,主导着所在品类。

丰田的大树

1936年,丰田汽车诞生。丰田品牌一直聚焦于中级车市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丰田赢得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口碑和认知,成为全球领先的中级车品牌。

1983年,丰田在美国推出高端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开创日系豪华车新品类,10年之后,雷克萨斯在美国的销量首次超过奔驰、宝马,成为全美豪华车销量最大的品牌,并将领先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WechatIMG2711.jpeg

1997年,丰田开创混合动力汽车新品类,推出普锐斯(Prius),尽管丰田公司将之作为丰田品牌之下的一款产品,没有使用独立的LOGO,但实际上在北美和欧洲消费者的认知中,普锐斯是一个独立的品牌。2010年,丰田宣布普锐斯的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200万辆。

2002年,丰田汽车为了迎合北美年轻人的需求,特意在北美重新组建一支团队,专门生产时尚年轻人喜爱的车型,随后丰田公司为这支团队取名为Scion。随着时间的推移,Scion也逐渐演变成丰田旗下新的品牌。

今天,丰田公司拥有丰田、雷克萨斯、赛恩(Scion)、大发(Daihatsu)、日野(Hino)等品牌,并控股斯巴鲁(Subaru),自2008年以来连续3年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公司。

苹果的大树

苹果公司于1976年创立,最初推出的是苹果牌个人电脑,由于缺乏品类的创新,一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直到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革命性的麦金塔(Macintosh)电脑,开创了图形界面电脑品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1年的iPod,开创了海量存储音乐播放器品类,容量高达10~160GB,可存放2500~10000首MP3歌曲;5年之后,iPod全球销量突破1亿部,成为21世纪最成功的新产品。

2003年的iTunes音乐商店,开创了合法音乐下载网站,歌曲销量已达到100亿首,在不足7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第一大音乐卖家。

2007年的iPhone,开创并主导了触摸屏智能手机品类,2010年销量已经接近4000万部。

2010年的iPad,开创并主导了平板电脑品类,2010年全年销量已达1500万部,占据平板电脑市场超过90%的份额。

2002年,苹果的销售额是62亿美元,净利润为6800万美元,利润率为1.1%。2010年,苹果的销售额为652亿美元,净利润为140亿美元,利润率达到21.5%。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苹果的销售额增加了10倍多,净利润增加超过200倍,公司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高科技公司,在市值上超过微软和IBM。

2012财年,iPhone销量达到1.25亿部,销售额实现804.77亿美元,相较2011年增长71%; iPad销量达到5831万部,销售额实现324.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

2012财年,苹果的总销售额为1565.08亿美元,净利润为417.33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45%。2012年苹果的销售额在2008年的高位上依然增长将近4倍,净利润更是增加将近6倍,持续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

企业大树基业长青

尽管“伞型品牌发展战略”一度广受中国乃至东亚企业的推崇,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只有“培育大树”,才能基业长青,大树型发展战略才是正道。在日本,企业界已经对这种发展战略展开思考,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日本人引以为骄傲的企业索尼首次聘请了一个英国人斯丁格做CEO,而日本表现最好的汽车企业——丰田恰恰是采用大树型发展战略的企业。

放眼中国企业界,尚无一个真正称得上建立了“大树”的企业,这固然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有关,但从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多为旁枝纷出的“灌木”,不具备长成大树的潜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普遍弱在主干,重点需要聚焦。

海尔曾经是中国品牌的标杆,但今天海尔已经成为一棵虚弱的“灌木”,尽管如此,海尔仍有希望重塑主干,毕竟海尔在冰箱品类具有主导全球市场的基础。真正的挑战在于海尔的高层如何自我否定,重新出发。

联想曾经有机会成为“大树”企业,但收购IBM的PC业务使其过早地面临分叉,究竟是“联想”还是“Thinkpad”应该成为主干,很自然,联想选择的是“联想”。我们认为,真正具有主干潜质的是“Thinkpad”,也正为因此,我们多次建议联想聚焦于“Thinkpad”。今天联想依然在两个品牌之间摇摆,处于骑墙状态。

格力是目前最有希望建立“大树”的企业,作为中国家电行业唯一聚焦的企业,聚焦使格力长期处于空调品类领先地位,并连续多年成为家电行业盈利最高的企业。格力需要的是继续保持聚焦,拉开与国内对手的距离,拓展海外市场,确立在全球的品类主导地位。

王老吉同样有机会建立“大树”企业,作为中国凉茶品类的领导者,王老吉的重点应是将凉茶推向全球市场,而非推出第二品牌“昆仑山”。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王老吉”品牌的所有权分属不同企业,这为品牌战略的统一造成了障碍,也为品牌的未来蒙上了阴影。当越来越多的品类被允许使用“王老吉”这个品牌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做法是在扼杀一个原本极具前景的中国品牌,造成的是无形资产的损失,我们认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让王老吉品牌回到有能力将其发扬光大的企业经营局面。

中国最有希望建立“大树”的乘用车企业并非销量最大的奇瑞,也并非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而是长城。在目前涉足的皮卡、SUV、轿车三个品类中,长城旗下的风骏、哈弗分别在皮卡、SUV品类中处于领先地位。长城的主干是SUV,而非皮卡或者轿车,只有进一步聚焦,建立全球领先的SUV品牌,长城才有机会成为中国企业中的“大树”。

娃哈哈一度被看作国内成功造就品牌大伞的经典案例,娃哈哈品牌下涵盖了果奶、纯净水、八宝粥、童装等若干不同品类的产品。伞型发展时期的娃哈哈实际上非常虚弱,旗下上百种产品,几乎没有一个发展成为支柱,老产品的竞争力则因延伸而稀释。在资金和竞争的压力下,娃哈哈被迫选择了和法国巨头达能合资。直到后来,营养快线以一个独立品牌的身份成为了娃哈哈事实上的大树主干。当然,今天,这个主干在日益关注健康的趋势下,正逐渐凋萎。

100多年前,达尔文用一棵大树来描述自然界中物种不断分化、不断渐变的演化过程,并称之为“生命的大树”。毫无疑问,这种伟大的演进过程在商业界也不断地发生着。

企业经由品类创新建立发展出一个主导性的品牌,它成为大树的主干,经过进一步的分化,新的品牌从原先的主干上生长出来,并逐渐长粗长壮,成为主要的分支。在这些分支上又进一步分化出新的品牌……。